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详细内容

滁州市银行业协会3.15金融小课堂——以案说险
发布日期: 2021-3-9 15:24:52     浏览人次: 1384    

案例一:

某日,客户A来我市某银行咨询,称其收到一条该行的短信,内含网址链接,因客户最近有资金需求,想申请贷款,便点击网址下载了名为“某行信贷”的APP,并根据提示,录入了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卡号,随后按照提示申请贷款20万元。但客户准备提现时,APP上提示银行卡错误。客户联系对方,对方又要求其下载一款叫“sugram畅聊”的APP,并进行视频展示身份证等各种操作,还要客户汇款17000多元进行解禁,否则,非但钱取不出来,还会影响客户的征信。

在此案例中,不法分子利用该行标识并通过伪造APP,以假乱真,骗取客户信任,利用客户急需贷款的心理,骗取客户身份及账户信息,虚假放款,让客户误以为贷款已成功,从而进一步向客户推送虚假交易平台,编造各种理由诱导客户向指定账户汇款,从而实施贷款诈骗。


案例二:

银行员工阻止客户新开卡,劝莫轻信微信代理群

某日,一对老年夫妻客户到某银行办卡,柜员询问办卡用途,客户回答:“需要转账两万块钱”。柜员再次询问是否认识对方,客户支支吾吾说:“不认识”。这引起柜员警觉,业务经理进一步了解得知,客户加入了一个卖保健品的微信群,群主让其转账两万元即可做代理商。业务经理听后确认客户遭遇诈骗,耐心进行疑点解释,最终获得客户认可,并放弃开卡,成功挽救客户损失


案例三:

客户个人信息泄露 银行卡被盗刷

 我市某银行一客户接电话,说其银行卡逾期,并根据对方提示操作,将卡号、短信验证码等告知对方,导致借记卡多次境外消费,累计金额达1万余元。客户已拨打客服电话,及时进行冻结,避免了更大损失。

    该行判断客户遭遇电信诈骗,建议其立即报警,并告知其严格保管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勿向其他人透露。


案例启示

     1、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更不要泄露银行卡卡号、手机号码、身份证号、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2、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应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或到银行网点挂失,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字体: ] [打印] [关闭]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动态 | 自律维权 | 社会责任 | 员工风采 | 法律法规
滁州市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huzhou Banking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滁州市凤凰东路476号  电话:0550-3078601  邮箱:czbanker@163.com
      皖ICP备12018106号
皖公网安备 341102020002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