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详细内容

高管谈:坚持守正中创新 创新中传承 以金融之“笔”书写服务地方经济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4-7-8 15:12:47     浏览人次: 585    

天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 李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一直以来,天长农商银行始终把“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的理念贯彻经营工作的全领域、各环节,不忘支农支小初心使命,持续强化金融创新力度,用志不改的坚定、道不变的执着,守正中创新创新中传承。截至2024年6月末,我行资产总额322.58亿元,较年初增长21.1亿元,其中:各项贷款197.86亿元,较年初增长18.41亿元,增幅10.26%,同比多投放3.06亿元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守正为本,践行农信优良传统,扎根农村、贴近农业、服务县域

坚持守正创新,是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道德经》倡导“以正治国”,所谓“正”就是正道,守正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性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农商银行生在农村,深深地烙印着“农”和“土”的基因,从根本上决定了必然走支农支小的发展道路。天长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植根于“农”、心中有“农”、倾力为“农”,将理想信念熔铸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路陪伴、见证、支持“三农”和小微客户成长。

坚守主责主业。为更好地履行“支农、惠农、富农”的社会责任,我行牢固树立“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将党建与经营管理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深化政银、银企合作,与121个村(社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选派72名党建金融专干驻村办公、40名金融顾问驻企办公,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金融需求随叫随到、随时响应。扎实开展农户信息采集,截至2024年6月末,采集农户数5.93万户,授信金额86.76亿元,贷款余额60.69亿元

深耕农村市场。牢牢把握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要求全行员工牢记宗旨使命,在守初心中守本源。细化《天长农商银行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以“整村授信”为抓手,灵活采用宣传手册、现场咨询和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讲解等形式,给每家每户送上经营和生活周转备用金,增进了为民服务的浓浓“鱼水情”。截至2024年6月末,我行党建引领信用村信用农户授信8886户、授信金额17.85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58户、授信金额4220.5万元。

践行普惠理念。持续推动服务重心下沉,与天长市人民政府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贷”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截至2024年6月末,发放“乡村振兴贷”138.76亿元。常态化开展金融“五进”活动,每周对乡镇商圈街道进行“扫街”,摸排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6月末,发放个体工商户贷款1.37万户、金额30.74亿元。组织前台部门全面梳理出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清单,截至2024年6月末,发放涉农贷款137.72亿元,较年初增长7.36亿元。在离营业网点较远的行政村设立助农取款点125处“金农信e家”91处,不断健全“基础金融不出村”的服务体系。

(二)坚持创新为要,探路特色化经营,转型发展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创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力量源泉。《礼记·大学》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当下,大行纷纷下沉、金融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信息科技、资金成本不占优势的农商银行而言,就要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做别人不会做的事情。天长农商银行坚持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理念,持续强化金融创新力度,借力科技赋能,在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了自身更高质量的发展。

“创新”赋能科创企业。科创企业一边具有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特点,另一边因轻资产、前景难测导致传统信贷产品无法适配,如何革新思路,深挖科创企业金融需求,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服务的发力点。天长农商银行聚焦科技企业所需所盼,积极探索适合农商银行小法人的“快、稳、活、特”科创型企业服务模式。制定科创金融三年发展规划,重点细分包括新能源、合金材料、光伏及上游产业链,超前布局更早、更小、更新的科技企业。成立了滁州市首家科技支行,建立了专营机构、专职团队、专注科创的服务模式。优化准入机制,将企业研发能力、人才引育、团队背景、专利数量、研发成果转化等等纳入评审标准,增强了“敢贷”的信心。截至2024年6月末,发放各类科技企业贷26.14亿元,较年初增长6.2亿元。

“创新”扩大产品供给。凸显差异特色,创新金农e贷、公积贷兴农贷等线上信贷产品,打造“一次办好”服务模式,截至2024年6月末,发放个人贷款2.83万户、贷款余额80.23亿元与天振担保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签订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合作协议,做到见贷即保,截至2024年6月末,办理“总对总”批量担保贷款业务6863笔,金额11.07亿元。与市税务局开展党建共建,联合推出“出口退税信用贷”,为企业“纳税画像”,截至2024年6月末,发放“出口退税信用贷”4.86亿元。

创新激发自身内生动力。加速场景化发展,积极在商超、餐饮、校园等领域搭建“MIS商户”“智慧结算”等金融场景,截至2024年6月,“云收单”商户126户,“云缴费”签约58,让金融服务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积极推行数字化发展模式,在45家网点布放智能柜员机,网点覆盖率超90%;布放社保卡发卡终端48台,实现网点全覆盖,国库集中支付、农民工工资代发系统悉数上线,政务服务实现“就近办”“随时办”,使广大群众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几点感悟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眼下,正是天长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转型的关键一年,如何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下几点。

(一)必须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是农商银行进一步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有的金融机构,忽视了党的领导,造成了金融乱象的产生。因此,农商银行必须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必须一以贯之坚守市场定位。是根本,“小”是基础,支农支小是农商银行与生俱来的使命。有的金融机构,偏离支农支小主业,不仅加剧了自身的风险,也受到监管的严厉处罚。农商银行必须在坚守定位上狠下功夫,通过织密服务网络、创新金融产品等,将更多资金投向“三农” 重点领域。

(三)必须锲而不舍推进创新转型。立足当下,全力打造科技化、数字化的金融服务新体系,是农商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必将削弱自身的竞争力。农商银行必须依托金融科技创新,在做好产品、做优服务、做精客户上不断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转型之路。

(四)必须千方百计防控各类风险。当今,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如果忽视了风险管理,必将给持续稳健经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农商银行必须把防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合规经营理念,加快建立适应新监管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并严格执行。

三、下一步工作

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天长农商银行将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快优势转化、释放发展潜能的新思路、新举措,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抓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优服务上实现更新突破;三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在保增长上迈出更快步伐;四是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强管理上采取更严举措;五是坚持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在促转型上取得更优成效;六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提质效上拿出更实作风。


    
[字体: ] [打印] [关闭]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动态 | 自律维权 | 社会责任 | 员工风采 | 法律法规
滁州市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huzhou Banking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滁州市凤凰东路476号  电话:0550-3078601  邮箱:czbanker@163.com
      皖ICP备12018106号
皖公网安备 34110202000215号